来源:摘自徽章的故
徽章的功能不外乎奖掖、纪念和证明三大项,但徽章又反映特定的历史,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。《徽章的故事》一书的作者从自己收藏的三千多枚徽章中精心选择了数百枚,向人们讲述了自清末到新中国初期的一个个历史故事。

中国最早的的勋章:“御赐双龙宝星”
清王朝制颁的“御赐双龙宝星”是中国最早的真正完全意义上的一枚勋章。
中国勋章的产生,是洋务派借鉴西法的结果。此前,清政府对有功之臣的奖励仅限于赠赐马褂、花翎、顶戴等。洋务运动中,洋务派被迫与国际接轨,主张颁给对中国有贡献的洋人以勋章,以示奖励。

御赐双龙宝星的设计土洋结合,外形为星状,图案仿照清朝国旗,以龙为标志。勋章共分五等十一级,直到1908年(光绪三十四年),才经外务部奏准,亦可颁发给本国外务部官员及出洋使节。
宝星的等级用满文标于宝星之上,并镶嵌珠宝,或珍珠或珊瑚或宝石,以其颜色区分等次。双龙宝星上用汉满两种文字写明御赐双龙宝星字样。作为对等面目出现的外交礼品,御赐两字表现了清政府的妄自尊大。 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证:八国联军颁发的徽章

八国联军侵华期间,各列强都制作颁发了炫耀其胜利的功勋章和纪念章。其中德国颁发的;为了胜利的战斗中国战事奖章最为露骨。奖章将德国货币上鹰抓蛇的图案改成鹰抓龙的形象,其压服中国、侮辱中国民族之意昭然若揭。而法国颁发的徽章则在章的背面分别设计有军旗、大炮和铁锚,以及象征坚强的橡树和象征勇敢的月桂叶图案,章的中心则是一座中国的古建筑,包含着武力征服中国之意。

“航空救国”纪念章与中国飞行第一人 将孙中山“航空救国”的号召首先付诸实施的,当数“中国飞行第一人”冯如。 冯如1883年生于广东,12岁时,因生活所迫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谋生。1903年,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,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制造飞机。1906年,他在华侨中集资创办飞机制造公司。1909年,冯如新制造的一架飞机试飞只飞了几丈高就坠地,幸好自己没有受伤。他抱定“飞机不成,誓不返国”的决心,最终成功研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,并在1910年国际飞行比赛中获第一名。